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当前日期:
文章搜索:    
· 首页 - 工作动态

完善四个体系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为我市经济发展汇聚澎湃动能

来源:焦作市科技局 访问:625 时间:2024-07-19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传来消息,河南理工大学作为完成单位参与的“高性能铜及贵金属丝线材关键制备加工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我市深度实施市校融合发展、强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又一重大成果。

此前,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沁北中试基地建成投用;我市与省医学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省医学科学院焦作基地挂牌;神农种业实验室、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在我市设立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

近年来,我市坚定“两个依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完善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四个体系,持续推动市校融合,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走出了具有焦作特色的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整体科技创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近三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分别排名全省第四位、第三位、第四位,2023年全省高质量考核6项指标,有5项位居“第一方阵”。

完善主体培育体系。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梯次培育机制,构建以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创型种子企业为纽带、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发展体系。全市现有各类科技型企业1341家,其中,省创新龙头企业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7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80家,分别居全省第五位、第六位和第七位。拥有省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家,居全省第三位;省瞪羚企业40家,居全省第四位。印发《焦作市支持科创型种子企业发展壮大的十条措施》,培育市科创型种子企业104家。今年5月份,第一批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名单公布,我市30家企业上榜,总数达到252家,居全省第五位。

完善创新平台体系。围绕“3+13+N”产业链群,紧盯重点企业研发需求,布局市级创新平台、争创省级创新平台、冲击国家创新平台。全市现有各类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载体475家,其中,国家高新区、省高新区各1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1家;省中试基地4家,居全省第三位;省科技孵化器9家,居全省第四位;省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为9家、9家、260家,均居全省第五位;省众创空间13家,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现有各类市级创新平台625家,其中,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13家,市重点实验室12家。这些创新平台载体为持续提升我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劲新动能和新活力。

完善成果转化体系。实施“市校深度融合发展 千名专家进千企行动”,推进我市与河南理工大学共生共荣、互惠共赢。2023年,举办3场河南理工大学重点科技成果发布暨对接洽谈活动,发布重点科技成果54项,受到企业高度评价;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展对接活动80余次,新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64项,“清华大学——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氟基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成功揭牌;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53.85亿元,居全省第五位。

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深入实施“焦作英才计划”,依托中原内配等重点企业、河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引育一批中原英才等高层次创新人才,持续壮大焦作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全市现有各类高校、科研院所38所,各类省级以上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5人,总数居全省第四位。先后评选五批次焦作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121个,其中前四批95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项目纳税18.25亿元,实现利润14.01亿元,获得发明专利256个,培养人才763名,引进人才501名,带动就业8919名。组建市产业技术科学院,龙佰集团投资建设的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已开始招生。

与此同时,我市强力实施科技项目公关。龙佰集团和晶泰航空承担的2项省重大科技专项顺利结项,多氟多公司承担的省重大科技专项基本完成,成功突破“航空用转子级海绵钛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关键技术。2024年,组织验收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31项,通过验收110项,解决了“锂离子电池高性能导电剂的技术开发”等技术难题。出台科技创新奖励、科技项目后补助、科技贷款等科技惠企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活力。2023年,落实市科技创新奖励资金3595万元;累计发放科技贷款12.2亿元、支持企业89家;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增速53.2%,居全省第一位,“四有”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76.9%,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董柏生、徐习军、申岚青/文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祺祥生物科技:在动保领域“创”出一方“新”天地 下一篇:焦作市2024年度上半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受到省科技厅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