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当前日期:
文章搜索:    
· 首页 - 科技聚焦

当前无人零售的技术流派

来源:科技传媒网 访问:3231 时间:2017-07-12

    当前已经落地的无人零售项目中大抵可以分为三种技术流派:


    1、以亚马逊的Amazon Go、阿里的“淘咖啡”和深兰科技推出的“Take Go”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流派。他们主要采取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传感器融合技术、卷积神经网络、生物识别等当下较热的前沿技术。不过在具体的购物流程上仍存在不同区别,三者之间可以做进一步的区分,鉴于篇幅原因这里不再详细展开。而且也已经有过更多更详细的报道。
    该流派带给C端的无人购物体验是最好的,只是由于一些技术原因在某些环节(如绑定、支付)加大了顾客使用成本。窃以为当前流派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缩减研发与设备成本实现大范围铺设,从无人便利店向无人商超的突破将会成为该流派领先其他派别的分水岭。


    2、以缤果盒子、7-11和罗森无人店为代表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流派。RFID在对货物的识别与防盗上更具优势,该方案由来已久,技术上也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购物体验上较为不足,RFID标签的卷曲与撕毁均会影响购物,在每个商品上面张贴标签同样也是不小的工作。
    这类无人便利店采用RFID标签技术主要原因是出于摆脱人力、缩减成本的考虑。根据缤果盒子方面的介绍,15㎡的盒子可售卖的商品数量与40㎡的传统便利店相当,而15㎡的盒子造价约10万元,40㎡的便利店投入约40万,前者是后者的1/4。在租金上涨凶猛的黄金地段,无人便利店起到的不仅仅是用数据驱动效率提高的作用,更是改变零售成本结构的有效手段。


    3、以便利蜂、小e微店等为代表的二维码扫描技术流派。主要是利用二维码来完成对所购货物的识别与结算,具有成本低等明显优势,体验上更接近传统零售。缺点就是流程比较繁琐,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最大,同时防盗窃成本也较高。


    每种流派都有自己的落地合理性,在当前消费升级和零售变革的大环境下,提升C端的消费体验是无人零售的基本落脚点。在谈论无人零售的同时,考虑背后的征信与监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或许更加重要。在社会发展的不断进行中,这些会贯穿于产业变革的每一细分,受每一个人的影响又进而影响到每一个人。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我国实现海浪稳定发电成功 下一篇:阿里无人超市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