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当前日期:
文章搜索:    
· 首页 - 科技聚焦

新研究让7万亿害虫难逃“天眼”

来源:中国科学报 李晨 访问:1218 时间:2024-04-29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胡高团队与河南农科院研究员封洪强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国东部地区夜间迁飞昆虫空中数量规模以及迁飞行为模式。

据介绍,每年,数以亿万计的昆虫飞过天空,寻找千里之外的繁殖之所。规模如此宏大的昆虫迁飞,或为暴发性农业害虫,小虫成大灾,造成损失触目惊心;或为媒介昆虫,造成人畜疾病或植物病害的流行和暴发;或为访花昆虫、天敌昆虫,提供特定的生态服务。

由于亚洲东部独特的大气地理环境(东亚季风气候以及相对平坦的地形地貌),我国大多数重大暴发性害虫都具有迁飞性,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生产。但是昆虫个体小,迁飞又发生在数百上千米的高空,导致其远距离空中迁飞过程难以直接监测,空中虫群规模以及昆虫空中迁飞行为仍然研究不足。

昆虫雷达是昆虫空中迁飞最有力的监测工具,可全天候监测空中昆虫迁飞。该研究基于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新乡基地的昆虫垂直雷达2015~2017年监测数据,成功测算了我国东部地区空中迁飞昆虫的数量和生物量:我国东部地区上空每年夜间约9.3万亿昆虫进行远距离迁飞,生物量约1.5万吨。

与胡高团队之前研究所测算的英国南部迁飞昆虫规模相比较,我国东部夜间迁飞昆虫的数量和生物量分别是英国单位面积的5.158.02倍。此外,研究还发现我国迁飞昆虫优势类群为鳞翅目害虫,其虫群数量占比达到76.2%。体型较大的昆虫(体重10mg以上)表现出季节性定向行为,春季、夏季向北迁飞,秋季向南回迁,但是向南回迁的生物量仅是春夏季向北迁飞的66%

胡高团队长期从事迁飞昆虫学和害虫灾变预警的研究工作。该团队研发了昆虫垂直雷达高通量的数据分析软件,优化了空中虫群数量、生物量测算以及迁飞行为分析的算法,实现雷达垂直雷达海量监测数据高效、标准化的分析。国际上首次测算了空中虫群的数量和生物量,揭示了昆虫迁飞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研究揭示了我国迁飞昆虫的空中规律和迁飞行为模式,证实了我国昆虫垂直雷达技术的可靠性以及应用价值,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昆虫雷达监测网的建设,促进我国迁飞害虫监测预警技术的升级换代。

河南农科院博士黄建荣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封洪强、胡高、南京农大客座教授Jason Chapman为论文通讯作者。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2317646121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科学家打造“食物周期表”数据库 下一篇:研究克服了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加工温度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