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当前日期:
文章搜索:    
· 首页 - 科技聚焦

下一代“大连光源”亮度将提高1万倍

来源:科技日报 张佳星 访问:1861 时间:2019-03-12

  “下一代的‘大连光源’将会有更高的亮度,光子产生的频率从每秒50次提升到100万次,平均亮度将增加1万倍。”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院士向记者表示,足够亮度的光源将观察到之前无法探及的领域。

  “大连光源”是世界首台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于2017年1月15日出光,产生的自由电子激光能够给分子“拍电影”。“‘大连光源’目前运行平稳,今年将被纳入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平台。”杨学明说,“下一步,我们一方面想要建造第二个‘大连光源’,另一方面在预研下一代光源。”

  杨学明解释,第一个光源产生单个皮秒(10-12秒)的激光脉冲,不能偏振;第二个光源则可以产生几十个飞秒(10-15秒)的激光脉冲,且能进行任何角度的偏振(光的角度)。

  “改偏振需要安装波荡器,最开始建的时候没钱买,所以正在运行的是最基础的光源。”杨学明说,正在建造的第二个光源会成为“升级版”。如果将“大连光源”理解为iPhone6,那么正在建造的第二个光源是iPhone6S,而正在预研的下一代光源,则是能带来突破性创新的华为折叠屏手机。

  下一代光源的平均亮度将一下子增加4个数量级,也就是1万倍。光子激光产生的频率从每秒50次提升到100万次。杨学明介绍,更亮、视野更清晰,将可以进行更强灵敏度的探测。例如,会看到高超飞行器的燃烧过程,也会看到激光激发的过程,甚至可以利用极紫外光源进行芯片光刻的研究。

  “极紫外光源能够达到十几纳米的光刻精度,未来可以作为芯片制造方法的有益补充。”杨学明说。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9-03-12 01版)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大科学装置需强化国际合作 下一篇: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达万亿 新兴技术成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