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当前日期:
文章搜索:    
· 首页 - 科技聚焦

中国科大揭示纳米颗粒弹性影响其血液循环寿命机制

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敏 访问:422 时间:2022-07-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阳丽华课题组揭示了纳米颗粒的弹性影响其血液循环寿命的机制,并表明纳米颗粒的弹性作为一个易于调节的参数,未来有望用于合理利用蛋白冠。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一般来说,纳米颗粒无论是用于药物递送,还是作为疫苗用于疾病诊断,它在血液循环系统中保留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提高其到达病变部位或目标细胞的效率。

  近期已有研究发现,纳米颗粒的弹性显著影响其血液循环寿命、细胞内吞效率与模式、体内分布等生理命运。但是,其背后的机制仍然未知。

  纳米颗粒进入生命系统后,血液中的蛋白质会快速吸附到颗粒表面并形成蛋白冠。所以,蛋白冠的特征决定了纳米颗粒在体内的生理命运。

  课题组此次重点研究了纳米颗粒的弹性、蛋白冠、纳米颗粒的血液循环寿命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他们制备了一系列大小、形状、表面化学相似但弹性在45千帕至760兆帕之间可调的核壳纳米球作为模式纳米颗粒,从而将纳米颗粒弹性对其生理命运的影响与其他物化参数分割开。

  研究发现,在实验小鼠模型中,纳米颗粒弹性对其血液循环寿命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根据纳米颗粒弹性不同,可分为3个不同区域,且弹性位于中间第二区域(15~75千帕)的纳米颗粒具有最短的血液循环寿命。

  同时,纳米颗粒与小鼠血浆混合后形成的蛋白冠的组成也随纳米颗粒弹性改变发生非单调性变化。其中,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A-I(ApoA1)是唯一一种能在至少一个纳米颗粒表面蛋白冠中达到相对丰度大于20%的蛋白质,同时也是蛋白冠中相对丰度与纳米颗粒血液清除寿命具有强烈相关性的唯一一种蛋白质,显示纳米颗粒弹性通过调控蛋白冠中ApoA1的吸附,从而影响纳米颗粒的血液循环寿命。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1882-4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2-07-27 第4版 综合)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研究揭示单子叶植物祖先演化过程 下一篇: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望远镜项目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