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聚焦] · 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 |
2023-08-21 |
简述: 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目前已正式运行,并建立起独具中国特色的近地空间科学与应用体系,空间应用正有序展开、成果频现。这是8月18日举行的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上发布的消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
|
[科技聚焦] · 中国科大揭示核仁腔组成和调控机制 |
2023-08-21 |
简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光寿红、研究员冯雪竹团队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首次揭示了核仁腔中含有的大量核质蛋白以及核糖体RNA中间体参与核仁腔的调控。该研究填补了学界对核仁腔的认知空白,推动了对于核仁形态调 |
|
[科技聚焦] · 我国科学家实现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 |
2023-08-18 |
简述: 科技日报记者8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成功构建了灵活性、高效性及多功能性的人工生物系统,实现了多种己糖从头精准合成,解决了糖分子立体结构可控的难题,为摆脱自然合成途径、利 |
|
[科技聚焦] · 国际首套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膨胀机下线 |
2023-08-18 |
简述: 8月17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由该所和中储国能公司联合研发的国际首套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膨胀机完成集成测试,顺利下线 |
|
[科技聚焦] · 我国科学家成功打造通用类脑人工智能引擎 |
2023-08-17 |
简述: 8月1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成功打造全脉冲神经网络类脑认知智能引擎“智脉”,并将其全面开源开放。该平台将为探索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类脑智能研究提供基础支撑,助力探索自然智 |
|
[科技聚焦] · 科学家系统评估液流电池关键材料发展现状 |
2023-08-17 |
简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张长昆团队,联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余桂华团队,发表了液流电池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相关综述文章,从技术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角度,系统评估了液流电池 |
|
[科技聚焦] · 有了“液体指纹库”,智能设备味觉更灵敏 |
2023-08-16 |
简述: 智能传感设备已在诸多领域应用,但智能传感设备模拟人类味觉器官感受物质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和吴治峄研究员团队从人类舌头感知味觉的过程切入,开发出一种基于液滴 |
|
[科技聚焦] · 7T超高场无液氦磁共振成像系统通过鉴定 |
2023-08-16 |
简述: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工所)、北京大学、北京斯派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7T超高场无液氦磁共振成像系统关键技术”通过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 |
|
[科技聚焦] · 新方法助力精确观测日冕 |
2023-08-15 |
简述: 8月13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高级工程师张雪飞等人利用丽江观测站100毫米日冕仪,研究了镜面尘埃引起的杂散光对日冕像的影响及其修正方法。该研究有助于更精确地分析日冕强度、结 |
|
[科技聚焦] · 红色类星体产生的超级气泡结构首次发现 |
2023-08-15 |
简述: 8月1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刘桂琳教授、何志成特任教授等牵头的由中美德三国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首次观测到红色类星体驱动外流所产生的成对的超级气泡,这些巨大的气泡正处于从星系爆发性 |
|
[科技聚焦] · 量子模拟研究取得新进展 |
2023-08-14 |
简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苑震生教授等与清华大学翟荟教授、兰州大学么志远青年研究员等合作,使用自主开发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研究了格点规范场理论中的非平衡态热化过程与量子临界性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具 |
|
[科技聚焦] · 云南铁杉年轮“记述”两百年来干旱事件 |
2023-08-14 |
简述: 科研缺乏古气候记录怎么办?科技日报记者8月13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从云南铁杉年轮中找到答案,并揭示了过去两个世纪我国西南亚热带地区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在增加。相关研究成 |
|
共计:2396条记录 页次:5/200 每页:12条
9 7 [3][4] 5 [6][7]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