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聚焦] · 减少冷冻切片损伤有新方法 |
2023-08-03 |
简述: 7月3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章新政课题组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发现降低聚焦离子束电压,可减少对冷冻切片的损伤。相关成果发表于《结构》。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定量测定离子束对细胞 |
|
[科技聚焦] · 重离子辐射诱变育种效率和质量有望提升 |
2023-08-03 |
简述: 8月1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生物物理室科研人员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总结了重离子辐射诱变育种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并沿育种实践全规程提出了提升重离子辐射诱变育种效率和质量 |
|
[科技聚焦] · 研究揭示深海冷泉水合物快速形成动力学机制 |
2023-08-02 |
简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鑫团队揭示了海底冷泉环境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为南海冷泉区水合物形成的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见解。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海洋和石油地质学》。 课题组前期在南海活跃冷泉喷口区进行 |
|
[科技聚焦] · 古鸟类叶食性起源有了新证据 |
2023-08-02 |
简述: 近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主导完成的热河生物群中古鸟类食性研究。研究人员从1.2亿年前辽西热河生物群古鸟化石胃容物中发现了被子植物早期分支木兰类叶子的植 |
|
[科技聚焦] · 薄膜热电冷却器恢复病人幻肢冷感 |
2023-08-01 |
简述:据最新发表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的论文,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发了世界上最小、强度最大、速度最快的制冷设备之一——可穿戴式薄膜热电制冷器(TFTEC),并与神经科学家 |
|
[科技聚焦] · 高性能金属基润滑耐磨损材料制备有了新思路 |
2023-08-01 |
简述: 7月30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了解到,该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温摩擦学课题组在新型润滑耐磨损高熵/中熵合金设计制备和性能调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系列进展。给出一种 |
|
[科技聚焦] · 科学家发现红色类星体驱动外流产生成对超级气泡 |
2023-07-31 |
简述: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教授刘桂琳、特任教授何志成、博士沈璐牵头的中美德三国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首次观测到红色类星体驱动外流所产生的成对的超级气泡。这些巨大的气泡正处于从星系爆发性逸出的阶段。 |
|
[科技聚焦] · 研究揭示薰衣草近缘物种分化及精油品质差异分子机制 |
2023-07-31 |
简述: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石雷团队与合作者研究揭示了薰衣草近缘物种分化及精油品质差异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 薰衣草为唇形科薰衣草属多年生亚灌木,花朵芬芳,从中提炼的 |
|
[科技聚焦] · 中国天眼发现黑洞射电脉搏 |
2023-07-28 |
简述: 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了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最新成果: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论文《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揭示了黑洞喷 |
|
[科技聚焦] · 元谋猿人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启动 |
2023-07-28 |
简述: 科技日报记者7月25日从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获悉,继2000年发掘后,当地重启元谋猿人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工作,此举对古人类研究及保护好元谋猿人遗址具有重要意义。 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课的“元谋人”, |
|
[科技聚焦] · 中国科大揭示地球地幔运转模式的演变 |
2023-07-27 |
简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特任教授邓正宾与多位国际学者合作,成功实现钛稳定同位素组成的超高精度测量方法,应用刻画地球形成早期到现代的地幔来源火成岩的钛同位素记录,揭示地球地幔的运转模式是呈阶 |
|
[科技聚焦] · 科学家利用电镀方法制备毫米级厚度单晶铜片 |
2023-07-27 |
简述: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北京大学教授刘开辉与合作者突破电镀单晶铜片技术,首次利用电镀的方法实现毫米级厚度单晶铜片的制备,并提出“衬底表面原子台阶诱导金属单晶生长”的外延电镀新机制。相 |
|
共计:2396条记录 页次:7/200 每页:12条
9 7 [5][6] 7 [8][9]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