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当前日期:
文章搜索:    
· 首页 - 建议提案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293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焦作市科技局 访问:1529 时间:2023-02-02
胡晓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结合我市科技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近年来我市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科技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抓重点、攻难点、举亮点”“进位次、争先进、夺第一”等工作措施和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主要可比性科技创新指标全部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整体科技创新工作在全国有影响、全省有地位。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如下。

(一)以新兴科创名城建设破题开篇统领全局。制定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新兴科创名城的意见》,全面启动建设新兴科创名城建设,对构建我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行顶层设计、高位推动,为加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引领和支撑。意见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2020年新兴科创名城总体框架和发展路径基本成型;到2025年,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到2035年,科创名城建设先进水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明确了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构建“双创”人才高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等5大项19个分项重点任务。

(二)以科技产业综合体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制定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科技产业综合体的意见》,将科技产业综合体建设作为我市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2020年8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对高标准打造科技产业综合体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在全市掀起了新的科技创新高潮。通过两年多来的建设,我市科技产业综合体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科技创新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涌现了像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中原工业设计城、河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等一批合理布局、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园区。尤其是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的建设工作卓有成效,受到了时任省委书记王国生、省政府霍金花副省长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初步建成科技产业综合体15家。其中,解放区5家、示范区4家,武陟县2家,沁阳市、孟州市、山阳区、中站区各1家。已建成64万平方米,总投资34亿元;集聚各类科技型企业887家,其中国家高企2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0家;入驻研发机构63家,吸纳创业、就业人才9380人,其中本科以上人才4044人;入驻企业年产值超14.69亿元,新增税收超2.8亿元;取得科技成果364项,申请专利640项。“竖起来的科技产业园”初具规模,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初现端倪。

(三)以院(校)地科技合作提升开放创新水平。2020年10月,我市成功举办了首届院(校)地科技合作洽谈会暨招才引智大会—中国科学院(河南)科技成果发布暨项目对接会。这是我市搭建科技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对接“郑洛双圈”,集聚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推进新兴科创名城建设,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试金石”、一个“探路者”。高点谋划,高位推动。出台《焦作市院(校)地科技合作专项行动方案(2020—2025年)》,成立了高规格的院(校)地科技合作洽谈会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推动构建了我市院(校)地科技合作交流与开放创新平台,力争将其打造成与“一赛一节”齐名的新特色新亮点新名片。科技引领,资源聚合。大会围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激活企业科创主体、科技人才招引、科技平台打造等,策划了80多场活动,对接签约项目中的科技点位300多个,搭建了“院(校)地科技合作综合服务平台”。广邀中科院、“985”高校、世界500强企业等参会单位120家和科技部、省政府领导、高端领军人才、知名企业家等重要领导、嘉宾500余人。征集企业重点技术需求400余项,发布科技成果1500余项,签约项目合作协议85项,总投资245.23亿元。常态对接,持续求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焦作市首届院(校)地科技合作洽谈会成果转化和建立院(校)地科技合作洽谈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从签约项目落地、加强常态对接合作、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共建创新载体和平台、引育创新人才和团队等几个方面,对洽谈会后续工作进行持续跟踪问效,积极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搭建常态化对接合作平台,广泛开展产学研活动和项目合作,加快推动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具备转化条件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我市产业转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增能。

(四)以管理机制创新提升科技项目资金绩效。2015年以来,市科技局积极创新科技管理机制,在全省率先探索科技经费“拨改贷、拨改投、拨改补、拨改奖”改革。一是推进“拨改贷”工作。出台《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焦政〔2015〕8号),设立科技支行,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机制。截止目前,我市科技信贷专项资金已达4448万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1900万元,撬动县(市)区财政投入2000万元,省级财政奖励548万元;已累计发放科技贷款9.08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79家。二是设立1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基金与市通财公司合作成立焦作通财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截止目前,该基金已投资我市5个科技创新项目共计6000余万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1.2亿元,财政资金杠杆放大10倍以上。在2020年5月份开展的河南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绩效评价中,我市评价成绩紧随郑州、洛阳两市之后,位居全省第三位,获得奖励资金300万元。三是推进“拨改补”工作。修订出台《焦作市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暂行办法》(焦政办〔2017〕102号)、《焦作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焦科〔2017〕80号),实施科技项目经费后补助机制。实施创新券制度,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发放创新券13479万元,支持企业350家,累计兑现3209.9万元,支持企业购置研发仪器设备178台套,购买先进实用技术24项,带动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8109.6万元。四是推进“拨改奖”工作。2017年制定出台《焦作市科技创新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焦政办〔2017〕103号),设立焦作市科技创新奖励资金,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奖励在我市科技创新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2022年6月,又修订出台了《焦作市科技创新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焦政办〔2022〕30号),进一步扩大了奖励范围、提高了奖励标准。截至目前,已发放各类科技创新奖补资金1.16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6年的66家增至2021年的306家,居全省第五位;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34家增至495家;省重点实验室和国际联合实验室均由4家增至9家,均居全省第五位;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66家增至178家,居全省第四位;星创天地由2家增至12家,其中3家为国家级;拥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20家,居全省第三位。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二、近年来我市、市科技局获得部分荣誉

1.2015年,焦作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获国家批准建设。

2.2017年,焦作国家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复审。

3.2017年,获批河南省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市(全省3个)。

4.2017年,市科技局被国家人社部、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省3个)。

5.2018年,获批河南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全省6个)。

6.2019年,焦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国家验收。

7.2018、2020年,分别获市委市政府工作改革创新二等奖、一等奖。

8.2019年、2020年,在市人大组织的全市营商环境评价中,市科技局均位居前列。

9.近年来,连续获评政风行风热线群众最满意上线单位。

10.近年来,多次获评省技术合同登记、市综合考核、企业服务、金融、招商引资、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作等先进单位以及“创新型”机关等一系列荣誉。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焦作市科技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发力“六个一流”(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人才、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加快建设中部地区新兴科创名城,努力争当“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排头兵、先行者。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在建强载体平台,提高创新水平上再发力。在继续抓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原学者工作站、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载体平台的基础上,突出抓好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多园”改革,推动高新区总体排名争先进,进位次;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二是在强化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档次上再发力。围绕“356”特色产业集群,部署一批战略性技术研发项目,实施一批重大课题,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取得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促进产业提质升级、转型发展。2022年,组织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5项以上、“揭榜挂帅”科技项目6项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0项以上。三是在突出企业主体,激发创新动力上再发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深入开展规上工业企业“三个一”行动,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梯次培育机制,到2022年底,我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55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0家。四是在深化院(校)地合作,集聚创新资源上再发力。常态化开展院(校)地科技合作,大力实施“名校名院名所+焦作”建设工程,积极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广泛开展技术合作攻关、共同承担各级重大科技项目、联合转化科技成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产业园等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2022年,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40次以上,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50项以上。五是在引育人才团队,发挥人才作用上再发力。大力实施“怀川英才计划”,加快集聚、培育和使用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精尖缺人才(团队),加快推进焦作市工业企业科技人才(科技企业家)库、焦作籍在外工作科技人才(科技企业家)库,驻焦高等院校及校友科技人才库等3类“人才库”建设,壮大焦作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六是在深化制度改革,营造创新生态上再发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障碍和藩篱,持续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积极探索“揭榜挂帅”、首席专家负责制等制度,推动政、产、学、研、用主体贯通,人才、金融、土地、数据要素汇聚,为科技人员提供最优质的竞技场,努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知道在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方面做的还不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始终坚信,在市领导和委员们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能够把这项工作做的更好。

最后,感谢胡委员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今后,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

上述答复,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祝您: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焦作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7月22日


联系单位:市科技局规划与资源配置科

联系电话:3569830

联 系 人:徐习军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294号提案的答复 下一篇: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118号提案的答复